项目名称: | 在香港中学教育教授伦理推理 |
项目负责人: | 陈慎庆教授 |
项目为期: | 一年 |
合作机构: |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课程发展处 |
资助计划及金额: | 香港浸会大学知识转移种子基金 $100,000 |
项目简介: | 这个项目旨在中学教育推行一套新的教学法,藉著教授伦理推理培育学生的公民意识。项目受益的对像是香港九十所中学的老师和学生。许多学生在学习伦理科时感觉内容难以理解,而这些困难在於西方理论与本地社会处境的隔阂。陈慎庆教授发展一套新的教学法和伦理学教案,采用香港本地的素材并将其转化为伦理推理的教材。有关教学法和教案有效提升学生讨论伦理议题的兴趣和建立公民意识。教育局课程发展处在2018年采用了这套教学法和教案,并送交全港开设伦理及宗教科的中学供老师用於教学。 |
项目影响力详情 | 项目所提供的教学法和教案旨在提高中学老师教授伦理推理的能力,以及促进中学生建立论证的能力,以致同学们能在讨论伦理和社会议题时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与意见相异的人交流时能够说明不同的论点。这个项目的教育价值立足於以下信念:理解伦理推理是培育公民意识的基础。
赋与老师群体新的观念和技能课程发展处在2018年6月12日举办了一场知识增润研讨会,有七十位中学老师参与是次活动。陈教授在研讨会中向参加者介绍有关教学法的理念和技能。在研讨会后工作人派发调查问卷,参与者对讲解的知识给予正面的评价。在2018年,全港共有九十所中学开设伦理与宗教科。课程发展处把《高中伦理与宗教科道德推理资源册》及相关资料送交有关学校供老师使用。
提升学生伦理推理的技能在2018年2月到6月,工作小组两名成员在他们的课堂上分别使用资源册中「生死伦理」和「商业伦理」的教案,并且运用前测和后测的方法去量度新教学法和教案的成效。总体而言,学生的成绩均有所提升。
通过伦理推理培育学生的公民意识从2018年9月到2019年5月,香港伦理与宗教教育学会推荐五所中学中六位老师参与陈教授的研究计划,采用前测和后测的方法,进一步测量教学法和教案的成效。研究发现学生在伦理推理的成绩均有所提升。在访谈中,老师和同学对教学法和教案均给予肯定。老师认为教材能够增进他们在伦理推理方面的知识和教学技能,而同学则认为有关学习有助提高他们的公民意识。 |
研究参考连结(只限英文版本) |
|
研究影响连结(只限英文版本) | The Taskforce of Ethical Reasoning, Resource Booklet on Ethical Reasoning. Hong Kong: 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stitute of the Education Bureau, 2018. 阅读更多 |